医院开琴声“处方”抚慰病患,将成立音乐治疗小组巡回演出!

阅读: 13 发表于 2024-04-17 05:25

 

  8月16日晚,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《今日一线》栏目以《琴声“处方”》为题,报道了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(东莞市精神卫生中心)为患者开琴声“处方”的温暖服务做法,引发广泛关注。

  过去一个多月来,每逢周日,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(东莞市精神卫生中心)门诊大厅就会响起悦耳动听的钢琴曲,琴声就像一剂良药,给就诊的患者带去心灵慰藉。而弹琴的人,是该院党总支书记潘海恩。

  他的十指熟练地在黑白琴键上跳跃,悦耳的琴声响彻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(东莞市精神卫生中心)的整个门诊大厅。一时间,走过的脚步不再匆忙,患者和家属原本忐忑的心情似乎也被抚慰。


  在现场,有“粉丝”举起手机拍下视频或照片。人群中,患者小敏给正在钢琴演奏的潘海恩摆出爱心造型。她说自己是潘书记的粉丝,住院近一个月,每个周日都会走出病房到门诊大厅欣赏音乐。

  小敏患有精神类疾病,以往她常常情绪不稳,易烦易怒,还伴有多年的幻听症状。今年7月,小敏被家人送到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(东莞市精神卫生中心)接受治疗,如今,病情已有明显好转。

  “我第一次过来听其实是看热闹,但没想到能听到这么好听的钢琴曲,感觉天使在演奏,可以让我的心情愉快一点,比较放松。”小敏就这样入迷了,每个周日她都过来听,还想学着弹钢琴。

  被琴声抚慰的不仅有患者,也有医护人员。药房护士、门诊护士都表示,周日的工作一般比较紧张,听到钢琴曲心情会平静许多,对医护人员的情绪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。这让潘海恩格外高兴。


  说到琴艺,潘海恩是多年前陪伴年幼的儿子练琴时学会的,练得久了,他的琴艺也大有长进。新冠疫情期间,他还曾在家中录制弹琴视频,发给封控区域的亲朋和病友,缓解他们心中的压力。

  音乐治疗并非无稽之谈,实际上,音乐治疗具有悠久的历史。

  《黄帝内经》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“五音疗疾”。根据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5种民族调式音乐的特性与五脏五行的关系来选择曲目,进行治疗,宫调入脾,商调入肺,角调入肝,徵调入心,羽调入肾。

  在西方,古埃及有“音乐为人类灵魂妙药”的记载,古希腊罗马的历史著作也曾有过记述。到了19世纪中期,音乐疗法曾在欧洲一度风行,奥地利医生P·利希滕塔尔则在1807年写成了4卷集的《音乐医生》,详尽地介绍当时的探索成果。


 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由于音乐治疗精神疾病伤员的疗效显著,被迅速推广。1950年,美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音乐治疗学的国家协会,专事探讨、推广音乐疗法,并出版论文集及定期刊物。

  如今,音乐治疗已经确立的临床治疗方法多达上百种。在美国有近80多所大学设有音乐治疗专业,4000多个注册音乐治疗师在精神病医院、综合医院、老年病医院、儿童医院、特殊教育学校和各种心理诊所工作。

  潘海恩说,他会坚持下去,看到来来往往的病人和家属听到开心的样子,他也很开心。

  7月初,潘海恩调到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工作。音乐治疗是该院创新党建服务临床的新尝试。接下来,医院计划邀请更多的音乐高手组成新的音乐治疗小组,定期到各病区和门诊巡回演出。

  文/广州日报·新花城记者:汪万里、陈治家

热点推荐

最新发布
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