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情暖四季 美好生活”二十四节气养生课|今日寒露,凉气已至,保暖小贴士请收好

阅读: 28 发表于 2024-03-27 08:55

 

HAN LU

红叶深秋凝景象

蝉噤荷残偶见霜

晨早洦塘腾雾气

袅袅轻盈舞逸上

寒露

寒露节气

传l统l二l十l四l节l气

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,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,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。
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说:“九月节,露气寒冷,将凝结也。”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,地面的露水更冷,快要凝结成霜了。

在中国民间,有“露水先白而后寒”之谚言,其意为经过白露节气后,露水从初秋泛着一丝凉意转为深秋透着几分寒冷的“白露欲霜”。

寒露

寒露如何养生

传l统l二l十l四l节l气

随着气候逐渐转冷,世间万物,包括我们人类自身的“阳气”也开始逐渐收敛,以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和维持体内外环境的平衡。除了预防寒邪的侵袭,同时还应促进自身阳气的收敛与保养,是这个时节导引与养生的重点。

1、起居调养 收阴舒阳

寒露以后,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,最易由季节性感冒引发心脑血管、中风、复发性慢性支气管炎、哮喘等疾病。所以合理安排日常起居生活,对身体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。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明确指出:“秋三月,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”,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;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达。

2、饮食调养 滋阴防燥

寒露时节,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,如果调养不当,人体会出现咽干、鼻燥、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状。所以暮秋时节的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(肺)为宜。在饮食方面应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,适当多食甘淡、滋润的食品,既可补脾胃,又能养肺润肠,还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。

3、灸脐养秋 调养脾胃

如果因为脾胃寒凉而造成腹泻,你可以用艾灸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,艾灸肚脐的方法多种多样,你可将燃烧的艾条直接悬在肚脐正上方1厘米左右,进行施灸,以有温热感为宜。每次灸半小时左右,每天进行1次,连灸10次为1疗程。一般来说,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此法,但以秋冬季效果最佳。

因体质虚弱而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、神经衰弱等病,用此法进行防治,效果很好。隔姜灸也是现代人经常使用的一种艾灸方法。取一块姜,切厚片,在上面扎上几个眼儿,放在脐上,点燃艾炷,在姜片上进行雀啄灸(就像鸟啄食一样),以感温热且舒适为宜。

4、灸足防病 补虚健脾

中医常说:艾灸足三里,胜吃老母鸡。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,胫骨前嵴外侧一横处。中医认为足三里穴为胃经之要穴,经常艾灸足三里能起到调脾胃、调气血、具有补虚、健脾的特殊功能。

寒露

寒露吃什么

传l统l二l十l四l节l气

朝盐晚蜜

寒露是热与冷交替的秋季的开始。在秋天里,秋燥是让人烦恼的一件事。养生专家提出,对付秋燥的最佳饮食良方就是:“朝朝盐水,晚晚蜜汤”。

早起一杯淡盐水降火益肾。中医认为,盐有清热、凉血、解毒的作用。据《本草纲目拾遗》记载,盐能“调和脏腑、消宿物、令人壮健”。因此,清晨起床后空腹喝一杯淡盐水,有利于降火益肾、保持大便通畅、改善肠胃的消化吸收功能。

睡前一杯蜂蜜水健脾和胃。蜂蜜有补中、润燥、止痛、解毒的作用,常用来治疗脾胃虚弱、消化不良、肺燥干咳、肠燥便秘等疾病。每天睡觉之前取蜂蜜10—20毫升,用温开水调服,不仅可以健脾和胃、补益气血,还有镇静、安神、除烦的作用。

猪肺炖汉果

原料:

罗汉果1个,猪肺24克。

做法:

将成熟的罗汉果切成薄片、猪肺切成小块,挤出泡沫,洗净,放入砂锅中,加水适量,再放入罗汉果片同煮,肺熟后即可食用。

功效:

有润肺止咳、清热化痰的作用。用于治疗燥热咳嗽。

蜂蜜泡核桃仁

做法:

将核桃仁装入广口瓶或罐内,倒入蜂蜜(量以没过核桃仁为宜)一般每日服用2~3次,每次两汤匙。

功效:

蜂蜜有养阴润燥、补中缓急、养脾气、悦颜色的功效,被称为“百花之精”。与核桃合用,还能润肠通便。

老醋花生

原料:

花生米100克,白糖,陈醋,小葱,香菜,烹饪油,生抽适量。

做法:

花生清水洗净,晾干备用,小葱、香菜洗净切末,白糖、陈醋和生抽按个人喜好混合;

取平底锅,热锅热油,花生米放入慢炒,酥至5分干,盛出;

将调料汁趁热浇入,撒上葱花和香菜末,调拌均匀浸泡片刻即可。

功效:

花生素有“长生果”的美誉,能健脾和胃、润肺化痰、益气止血。秋冬吃炒花生易上火,用陈醋泡制,却能去火和胃,功效倍增。

黑芝麻桑葚粥

原料:

黑芝麻60克,桑葚60克,白糖10克,大米30克。

做法:

将黑芝麻、桑葚、大米分别洗净;放人砂锅内加清水三碗,煮烂加人白糖后即可。

功效:

黑芝麻有补肝肾、益精血、润肠燥的功效,与桑葚一同熬粥,有滋阴润肠的效果。

月白露初团

萧疏桐叶上

原标题:《“情暖四季 美好生活”二十四节气养生课|今日寒露,凉气已至,保暖小贴士请收好》

热点推荐

最新发布

友情链接